CSCCP大會丨傳遞重磅信號 中國宮頸癌篩查將進入規范應用新時代
群賢畢至,學術論道。5月10日-12日,由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分會(CSCCP)、中國婦幼健康研究會宮頸癌防控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主辦、北京大學婦產科學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承辦、華醫智庫醫學頻道協辦的“第十次全國陰道鏡與宮頸病理學(CSCCP大會)”在天津成功召開。
本次大會主題為“促進子宮頸癌醫防融合”。大會包括主論壇:消除宮頸癌:進步與挑戰,以及六個分論壇。大會聚焦宮頸癌熱點議題,國內外著名婦產科專家、病理學專家、流行病學專家、專業學者等分享國內外宮頸癌防治相關的最前沿學術成果,既有貼近實操的臨床經驗分享,又有對未來新方向的積極探索?,F場學術氛圍濃厚,掌聲不斷。
主論壇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婦女衛生處戴月調研員發表題為《中國宮頸癌防控工作進展和策略》的專題報告,對《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進行了政策解讀,包括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項目,促進70%的婦女在35-45歲接受高效宮頸癌篩查;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定期進行女職工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提高人群篩查率;加強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和診斷技術創新應用,提高篩查效能和服務能力,加強監測評估等。其中,戴月重點提到,目前我國已有HPV檢測試劑取得國家藥監局審批的宮頸癌篩查證,國家衛健委將更新宮頸癌篩查的規范和要求。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馬丁院士進行了《提升宮頸癌診療水平的考量》的授課報告。馬院士提到,在宮頸癌篩查過程中HPV感染的發現要早于細胞學的變化,因此HPV核酸檢測可作為宮頸癌初篩的優先選擇,細胞學可對HPV陽性人群進行分流。
隨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魏麗惠教授進行了《宮頸癌HPV初篩與分流策略探討》的專題分享,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喬友林教授主持。喬教授指出,HPV12+2篩查技術在國際上已應用于初篩,且在我國,去年也已有HPV12+2產品獲得中國藥監局第一個篩查證書。
魏教授主要圍繞宮頸癌HPV的初篩、分流、再到診治的整體防控策略展開論述。在宮頸癌初篩的檢測方法選擇上,建議臨床醫生一定要使用經過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宮頸癌篩查產品,且由于采集方法不利于量值溯源,無法保證定量的準確性,強調建議檢測試劑為定性檢測。2023年6月,凱普生物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經大規模臨床驗證,成為國家藥監局批準的第一個用于宮頸癌篩查預期用途的產品,也標志著宮頸癌篩查市場向著更加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
在其他檢測方法的選擇上,HPV E6/E7 mRNA無論應用于初篩還是分流,較HPV DNA檢測相比都具有更高的特異性和陽性預測價值,并且病毒癌蛋白E6和E7是檢測高危HPV相關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的優越生物標志物。HPV E6/E7區 mRNA檢測可用于宮頸癌篩查、分流、治療后評估等方面,可提高檢測宮頸病變的特異度,輔助臨床診斷治療。
此外,在分流方法的選擇上,甲基化檢測也可有效降低ASCUS患者的不必要陰道鏡轉診。其中SOX1和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與宮頸病變程度具有顯著相關性,能夠區分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及宮頸癌,對于宮頸癌的檢出率可達100%。SOX1和PAX1基因甲基化檢測主要臨床應用場景為HR-HPV陽性、細胞學LSIL/ASCUS分流管理、三型轉化區及癌前病變患者,對于臨床輔助診斷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二十年的堅守和深耕,凱普以先進的生物技術力量守護婦幼健康,從2006年凱普HPV21分型檢測試劑盒成為首個獲得國家新藥證書的HPV檢測產品,到2023年凱普HPV12+2檢測試劑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的第一張宮頸癌篩查預期用途注冊證,凱普不斷推進宮頸癌防治和篩查新技術普及,已形成從宮頸癌早預防早診斷、精準分層到治療管理的全鏈條完整解決方案。接下來,凱普將繼續在宮頸癌防控前沿不斷探索,助力消除宮頸癌目標,早日實現沒有宮頸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