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專家簡介及發言主題(一)
(第一部分)HPV檢測、宮頸癌篩查
![]() |
謝龍旭 |
![]() |
Tom broker | |
廣東省HPV相關疾病分子診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生導師、凱普首席科學家;在J
Plant Res、Transgenic Res、Molecular biology
genetics、生物工程學報、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作物學報等SCI和一級學報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申請專利5項;曾獲得潮州市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研發項目獲得粵港重大項目招標。2010年,作為國家相關86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
理學博士,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教授, 1966在Wesleyan大學(Middletown
CT)獲得化學專業學士學位;先后在斯坦福大學生物化學醫學院Robert Lehman教授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的Norman
Davidson實驗室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
|||
![]() |
周芷(Louis T. Chow) |
![]() |
宋磊 | |
理學博士,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醫學院教授。1943年生于湖南,后遷到臺灣。從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后,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獲得博士學位。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兼任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主任、全軍婦產優生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婦產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計劃生育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醫學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實用婦產科雜志》、《中國婦產科臨床》、《現代婦產科進展》、《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學報雜志》、《國際婦產科雜志》(中文版)、《美中婦產科雜志》、《中國醫藥導刊》編委。 |
|||
![]() |
廖秦平 |
![]() |
趙健 | |
主任醫師,教授,腫瘤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博士生導師。近年來在子宮內膜癌雌、孕激素受體的研究、惡性腫瘤患者激素替代治療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擁有國家自然基金、
國家教育部、國家211工程基金、首都發展基金、衛生部十五攻關課題基金200余萬元。 |
副主任醫師,1989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2001年獲得四川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學位,2003年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完成博士后工作。擅長宮頸疾病規范化診斷包括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宮頸脫落細胞病理學診斷,宮頸陰道鏡診斷。規范化治療包括宮頸藥物治療,物理破壞性治療和診斷性病變切除。1989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2001年獲得四川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學位,2003年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完成博士后工作?,F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
|||
![]() |
卞美璐 |
![]() |
代敏 | |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F為第九屆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宮頸癌診治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國家藥監局新藥審評專家,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北京分會委員,《中華婦產科雜志》、《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中華現代婦產科學雜志》、《生殖醫學雜志》、《中日友好醫院學報》、《中美婦產科雜志》、《國際婦科腫瘤學雜志-中國版》、《國際婦產科雜志-中國版》等雜志的編委。 |
博士生導師導師,研究員,主要專業方向是腫瘤流行病學,重點是感染與腫瘤的流行病學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文章30余篇。英文文章20多篇,絕大多數都是在影響因子4.0以上的雜志上發表,最高影響因子達7.7,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文章為6篇。中文文章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文章14篇。另外,還發表論著3本,獲得省級和廳局級成果2項。 |
|||
![]() |
毛玲芝 |
![]() |
華克勤 | |
副教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宮頸疾病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婦產科學分會宮頸、陰道鏡學組成員,廣東省計劃生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理事,中國生育健康雜志編委。1982年畢業于湖南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二十八年。曾在澳大利亞及香港學習內窺鏡及宮頸疾病。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精湛婦科手術技能及高尚的醫德。擅長領域:擅長于婦科腫瘤、婦科宮頸疾病、婦科宮腔鏡電切手術、腹腔鏡手術。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黨委書記,現任上海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擅長微創技術治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先天性無陰道、子宮憩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脫垂。在月經紊亂、多囊卵巢綜合癥、肥胖、不育癥的早診早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曾負責國家自然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上海市生物醫學發展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科研基金等項目。曾獲得全國"爭先創優"先進個人、上海市高尚醫德提名獎、上海市科技創新能手、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
|||
![]() |
李華軍 |
![]() |
郝敏 | |
主任醫師,教授,現任中日友好醫院婦產科婦產科副主任,醫學博士,《中華婦產科雜志》審稿專家,《美中婦產科雜志》編委,《Int. J
OB/GYN》編委,中華婦科腫瘤學會青年委員,中華婦產科學會中國婦科內鏡學組成員。專業特長:擅長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宮頸病變的規范化診治及婦科腫瘤的綜合治療,長期致力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婦科腫瘤的治療和研究,腹腔鏡技術嫻熟。參與的課題《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與基礎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第二次全國婦產科中青年醫師學術會議三等獎,2004年度北京協和醫院科研成果三等獎,2008年"恩德思"科學技術獎(我國腹腔鏡技術最高獎)。 |
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任,婦產科教研室主任,1957年8月9日出生,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達爾文大學客座教授。對婦科常見病及疑難病的診治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師從我國著名婦產科專家石一復教授,在婦科內鏡窺的推廣應用、婦科腫瘤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治方面有著較為突出的貢獻。2007年率先在省內首先開展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全切術并盆腔淋巴結清掃術,這對于我省作為宮頸癌的高發區,特別是死亡率高居全國首位來說,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
|||
![]() |
王功亮 |
![]() |
朱蘭 | |
擅長婦科癌癥,現任: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臺灣婦癌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常務理事、臺灣婦癌研究組織(TGOG)主席、亞洲婦癌醫學會(ASGO)理事、亞洲婦癌研究組織(AGOG)理事、國際婦癌醫學會(IGCS)會員、國家衛生研究院臺灣婦癌研究委員會委員、臺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常務理事、馬偕醫護管理??茖W校董事、臺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新北市醫師公會監事。 |
醫學博士,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秘書。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盆底學組副組長兼秘書。婦產科核心期刊《實用婦產科雜志》、《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副主編?!吨腥A婦產科雜志》等十余種雜志編委。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及第二屆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獲得者。國家自然基金特聘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
![]() |
羅新 |
![]() |
李斌 | |
暨南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華僑醫院產科婦產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1982年和1988年分別畢業于現武漢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其間曾從事近3年的外科工作?! ?000年起擔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暨湖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婦產科教研室主任、武漢大學醫學院婦科研究室主任。2003年廣東省人才引進作為婦產科學科帶頭人調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F任婦產科主任、婦產科教研室主任、婦科主任。 |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婦產科主任、教研室主任(1997年至2011年)?,F任北京市朝陽區醫學會婦產科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婦科內鏡專業技術全國考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婦科內鏡與微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婦科內鏡專業技術培訓基地主任,全國醫師定期考核內鏡專業編委會副主任,北京市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委員,北京市健康科普專家,中國優生協會理事,中國微創外科雜志編委,中國婦幼保健雜志編委,中國現代醫學雜志編委,中國內鏡雜志常務編委,美中婦產科雜志編委,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志編委。 |
|||
![]() |
張國楠 |
![]() |
程文俊 | |
主任醫師,婦瘤科(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主任,研究生導師,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醫學會婦產科專委會主任委員。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從事婦科腫瘤的臨床與科研工作28年。對婦科腫瘤擅長采用以手術、化療、放射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對婦科惡性腫瘤的手術與化療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造詣,率先開展了卵巢癌的三途徑化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新輔助化療加根治性手術或放療、復發性婦癌的綜合治療等新技術;對疑難重癥的診治具有較高的水平。針對卵巢癌的腹腔化療,發明了"皮下植入式雙通路腹腔化療裝置",有效地解決了卵巢癌腹腔化療的難題,1991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并獲得1992年國家發明專利博覽會金獎。2001至2002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婦瘤科研修。 |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科主任,江蘇省人民醫院衛生部婦科四級內鏡培訓基地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第七屆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獎獲得者。2002至2005年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M.D.安德森腫瘤中心從事博士后工作。擅長婦科惡性腫瘤的手術、化療及婦科微創手術。致力于卵巢癌發生機制及其分子靶向治療的基礎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卵巢癌基礎研究項目,發表SCI論文10余篇,總影響因子達70余分?,F任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婦科內鏡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婦產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擔任《腫瘤》編委,《現代婦產科進展》編委,《醫學研究生學報》編委。 |
|||
![]() |
馮定慶 |
![]() |
李佩玲 | |
副研究員,副教授,免疫學博士,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主要從事干細胞分化與腫瘤發生的表觀遺傳調控,以及腫瘤生物治療的相關研究。近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5項;發表SCI文章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二區文章2篇);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授權的發明專利6項。 |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婦產科教研室主任、婦一病房主任。作為黑龍江省重點學科專業帶頭人,勝任婦產科的高難手術及危重癥的診斷治療,多次參與院內、院外疑難重癥的會診、搶救,主持并參與省、市級孕產婦死亡病例討論。在臨床醫療中不斷發展新技術、新術式、新思路,勇于創新,如婦科的微創手術、全盆底重建術等。多次承擔并主持東三省及黑龍江省婦產科學術研討會,多次參加全國婦產科科研學術會議。共發表SCI論文9篇,在《中華婦產科雜志》等多種國內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 |